首页
> 热门专题 > 政工家园 > 新时代 新征程

以队伍高素质赋能发展高质量——中核华兴不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

省总工会部门或直属单位:网络与信息中心发布人:江向荣发布日期:2022-07-04 10:53浏览次数:

产业工人在现场作业

作为江苏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,近年来,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以参与核电建设的技能工人为中心,致力于打造一支人员稳定、技艺精湛,有理想守信念、懂技术会创新、敢担当讲奉献、具有良好核安全文化底蕴的高素质核电产业工人队伍,为核电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。

精确定位,精准施策,产改“543”体系稳步实施。中核华兴抓住“激励”这一核心要素,精心搭建产业工人培养“543”体系。建立5个制度,即薪酬管理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、分级管理、技能工人培养规划及生产运动会管理制度;落实4项激励,即薪酬待遇、职业发展、技能提升及政治待遇激励;实现3个提高,即政治待遇提高、薪酬福利提高、素质技能提高。同时,加强组织建设,成立了两级产改组织机构,明确职责分工,细化目标任务及工作要求,建立日常沟通机制,确定了产改观察员,及时了解和反馈产改工作进展情况,产改各项工作按计划稳步开展。

精密把控,精耕细作,产业工人规模及质量稳步提升。中核华兴采取优化薪资、外引内拓的方式,推动核电产业工人在数量和质量上实现“双提升”。四川广元核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里,铆工实操训练正在进行。“针对铆焊工和测量放线工等技能要求较高的工种,我们深化校企定向合作,建立具有核电建造特色的课程体系,对技校生进行专门培训。学生通过内部考核,他们中的93%具备毕业后直接参与施工生产的能力。”派驻老师吴小林介绍道,这样的定向合作院校现已扩充至10余所。铆焊班班长杜旺锋是经过内部推荐、考核后培养出来的优质产业工人。他说:“目前,核电产业工人有2016人,与产改初期的1000人相比人数翻了一倍。我很自豪,我是核电产业工人的1/2000!”

精心培育,精巧谋划,产业工人素质技能持续提高。核级焊工邱天获得高级焊工资格证书后坦言:“技能级别的提高增加了收入,我们工人提升技能的积极性更大了”;全国技术能手、“00后”核级焊工范德余,目前在技术研发团队中负责数据调试工作,提及参加各种比赛并屡次获奖的经历,他笑道:“在竞赛比武中,我们能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”……中核华兴采取“1+2”工作模式,通过出台培训方案,开展技能分级和技能比武,有效促进产业工人素质技能提升。“我们的产业工人队伍中,中高级工水平人员占比超过30%,成熟经验人员数量达600人以上。”中核集团技术能手、自动焊工长张文风,他被选拔进入产业工人专家库并担任教练,如今已培养出十余名优秀自动焊焊工。

精细管理,精益打磨,产业工人管理模式不断创新。中核华兴建立“精细化管理平台+标准化班组建设+班组积分管理”新模式,提高产业工人的工作效率。通过精细化管理平台,可以获取班组施工作业和产业工人出勤的情况并进行汇总、分析,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撑。提及标准化班组建设,产业工人陈泓恺坦言自己是其中的受益者:“进入到施工班组后,队部挑选骨干铆工作为我的师傅,帮助我快速适应岗位。一年后,我就能独立完成基础性铆工及机加工工作了。”此外,中核华兴实施班组安全积分考核制,根据当月安全积分给予班组人员相应奖励,引导他们实现从“要我安全”向“我要安全”的思想转变。班长贾兴宽说:“大家在工作中互相指出安全问题并纠正违章,有效降低了班组安全管理的难度。”

精进思想,精彩绽放,产业工人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。中核华兴注重对产业工人的关心关爱,对新员工较多的测放专业,通过提供标准化样板实体模型、操作手册等方式,帮助新员工尽快了解工作标准要求。此外,全国劳模、混凝土专家陈晓兵在施工现场开设混凝土课堂,连续3个月开讲21场,他的“学生”中,已有13人成为混凝土工长,47人成为混凝土班长,还有人征战海外参与中国出口核电站的建设。2021年,公司产业工人中共有26人次获得不同层级的表彰,其中24人次荣获地市级以上荣誉;产业工人人均月收入达到7500元,其中核级焊工人月均收入达2万元。在中核华兴这个大舞台上,产业工人正不断地绽放出自己的光彩。

目前,中核华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各项工作正深入推进。未来,中核华兴将继续把握产改这一重大机遇,不断强化思想引领,进一步提升产业工人素质技能,拓宽人才培养渠道,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,更好地发挥产业工人在核电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,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通讯员 牛文 汪哿圯 高悦

打印 关闭